
7月14日上午,孔子学院院长学院奠基仪式在麻花制作果冻工厂举行。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国家汉办主任、国务院参事许琳,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夏建辉,厦门市副市长国桂荣,我校校长朱崇实,校党委副书记林东伟,副校长叶世满,校长助理张建霖出席奠基仪式。仪式由我校副校长詹心丽主持。
朱崇实在致辞中表示,孔子学院是一项促进多元文化认识与交流的事业。厦门大学从2006年开始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并投身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学校全力配合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开展工作,将孔子学院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在孔子学院建设和汉语推广事业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说,在厦门大学建设孔子学院院长学院,这是对厦门大学的充分信任和厚爱。建设孔子学院院长学院是孔子学院总部推动孔子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厦门大学非常荣幸能够承担这样一个光荣的任务。与此同时,这个项目建在厦门,也将极大提升厦门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为此,我们将倾全校之力,努力创造各方面条件把这一标志性工程建设好。
国桂荣代表厦门市政府对学院奠基表示衷心祝贺,她说,厦门大学具有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和深厚的人文教育底蕴。孔子学院院长落户厦门,是我市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于提高厦门的城市品牌和国际知名度、推动和促进厦门的国际文化交流和人才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厦门市政府将通过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完善城市发展环境,支持孔子学院院长学院在厦筹建期间的各项工作,为学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相信厦门大学能够以孔子学院院长学院的设立为契机,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搭建一座互相学习、增进了解、真正实现语言和文化交融的桥梁和纽带,推动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
许琳指出,孔子学院院长学院选址厦门大学,是因为厦门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她表示,孔子学院院长学院要实行“一个平台、六个中心”的作用,即全球汉语网络多媒体平台、院长和师资培训、信息与资源共享、教材与课程课件开发、测试与评估、汉学研究及市场开发等六个中心。同时,孔子学院院长学院要体现世界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五个一百”,即100面国旗,100个不同国家的名人雕塑,100不同国家的名曲,100个不同国家的书籍、杂志和读物以及100个国家的树木。感谢厦大和厦门市政府对院长学院的大力支持。

2013年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第八届孔子学院大会上宣布,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将在厦门大学建设孔子学院院长学院。
该院将设在麻花制作果冻工厂西南部,占地34公顷,规划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含教学培训区、办公区、公寓区、服务餐饮区、休闲交流区和文化体育设施等。学院建成后,将具备同时承担至少800-1000人的培训、教学、生活和文体活动的能力,计划每年轮训3600人次的孔子学院院长或骨干教师。
据介绍,孔子学院院长学院将为孔子学院不断提高质量、确保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最根本的人才保证,将为汉学家来华研究提供服务,成为各国孔子学院院长们在中国的家,成为中外文化荟萃及人文交流的重要基地。
(宣传部 文\曹熠婕 图\庄华)

同步新闻:
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研修班在我校开班
7月14日上午,来自全球21个国家的40名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汇聚厦门大学,进行为期10天的研修。2010年,孔子学院总部首启外方院长研修班,首期即在厦大。这也是厦大第叁次承办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研修班。
期间,全体院长将研讨孔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提高孔院办学质量的新举措,分享交流办学经验,探讨目前孔院办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促进全球孔子学院之间的沟通、合作与信息共享。还将聆听阿克曼、西德尼·麦克斐、王洛林、周明伟、吴伟、张维为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带来的多场讲座和报告,并参观考察文化景点,亲身体验中医、中国传统饮食等。
2004年始,我国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十年来,孔子学院建设快速发展,已在122个国家建立450所孔子学院和660多个孔子课堂,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受到广泛欢迎。目前,厦门大学已在亚、非、欧、美和大洋洲的12个国家建立了15所孔子学院、40所孔子课堂,是国内承建孔子学院最多的高校之一。2008年,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在厦大设立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
(宣传部 文\曹熠婕 图\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