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制作果冻工厂

走进知名本土公司,探究闽南文化精髓——海外教育学院探索留学生文化体验新途径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7日 点击数:


511日,海外教育学院组织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33名来华留学生,来到位于同安区的厦门宏旺味香食品有限公司(即厦门“香贡贡”品牌)和厦门古龙酱文化园进行参观学习,了解本土公司的发展历程,探究闽南文化精髓。活动由学院陈端端、肖宁遥、关丽文和黄怡平老师带队,得到了留学生们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

上午,师生一行首先来到厦门宏旺味香食品有限公司,了解“香贡贡”品牌的百年传承与发展历程,受到了公司董事长柯成昆先生的热烈欢迎。他亲自带领大家参观“香贡贡”产物展厅,讲述这个民族品牌是如何从闽南诞生到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着名商标。他又通过展厅道具演示了肉松的加工制作过程,邀请师生们现场品尝了各色独具风味的肉制产物和闽南小吃。大家惊叹于口中美食的同时,也了解到“香贡贡”作为目前同安区的纳税大户,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身体力行地履行着公司的社会责任,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这个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品牌,在发扬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同时,更是体现了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公司文化精髓。

此外,柯成昆先生还安排师生们参观了他的闽派盆景园,介绍中国盆景流派和园林文化。作为闽派盆景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柯先生对这些作品更是如数家珍,耐心解释盆景的制作工艺,并与同学们精彩互动。来自美国的留学生冯马克说道,“这是第一次对闽南文化有了深刻的体验,它代表着一种悠闲的慢生活”。而对于出生在福建、成长在荷兰的延碧芹来说,“我很愿意去了解和学习这些文化,因为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回到荷兰,我希望能向更多的荷兰朋友介绍这里的文化。”

下午,师生们来到厦门古龙酱文化园,了解中国制酱的古法酿造工艺,读懂中国酱文化,感知深厚的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进入园区,一个近6万口传统酱缸、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酱油晒场,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据介绍,这个酱油晒场不仅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古龙申请的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还被列入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通过展厅参观、园区讲解、产物体验,留学生们对古龙的古法制酱工艺、罐头生产、公司发展乃至中华饮食文化,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特别是来自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几位华裔留学生,他们看到展厅中陈列的古龙最经典的香菇肉酱罐头,兴奋地说道:“这个特别好吃!我们小时候经常吃,是童年的味道。”他们表示,在古龙酱文化园不仅感到亲切与熟悉,更是认识到华人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这样的学习机会非常难得和宝贵。

此次的公司参访活动,为学院来华留学生们的汉语学习和文化体验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实践机会,同时也为学院接下来打造留学生第二课堂,加强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海外教育学院推进留学生走入社区,融入当地,深度学习中华文化,全面认识中国社会的一次有益尝试,学院将认真总结此次活动经验,继续挖掘各类资源,精心设计内容,创新形式,在探索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和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使命中做出更大贡献。

(海外教育学院  黄怡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