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红十字博爱周”来临之际,为响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福建省红十字会的号召,共青团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工作委员会于5月10日组织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各机构学生干部赴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参加基础生命支持技能培训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关爱生命、救在身边”这一主题有条不紊展开。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的老师们为参加培训的同学系统而全面地讲解了公众人员在院外场景下常用急救流程及操作要点,主要包括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规范、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并利用模拟教具组织大家进行实操练习。同学们通过依次分组练习,熟练掌握了基本的CPR和AED急救技能,提高了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除此之外,老师向同学们耐心讲解了烫伤、中暑、溺水等其他意外伤害的急救措施,同时强调:在专业急救人员到来之前,由应急救护员(第一目击人)志愿为伤病者提供初级的、现场的紧急救护行为,这是降低和减少意外伤害中伤残和死亡率的重要举措,故广泛深入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对保障校园安全、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意义。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培训,不仅能增强灾害预防、逃生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增强自我防护和自救互救意识,在危急时刻能够保护好自己,守护好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培训结束后同学们参观了培训中心,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是全国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主要用于医学模拟教学培训,培训对象覆盖公众人员、医学生和专业医护人员。在这里,同学们了解了各个学科先进的医学模拟教学设备和培训内容。随后,同学们来到翔安医院人体生命科学馆参观,张莉莉老师结合3D、VR、AR、全息影像等高端技术和展馆内的各种珍贵的塑化人体标本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人类胚胎发育过程和人体精妙的组织结构,让同学们深刻的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和对医学的敬畏。
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沉同学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分享给我们的一句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生是一个相对被动的职业,我们总是在身心遇到自己无法处理的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医生的帮助,但很多人间悲剧其实在医院之外就可以努力避免,急救的技能需要培训,但最可贵的是一颗珍视生命、勇于助人的心。”来自能源学院的王同学说:“救死扶伤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这也不只是一项医生专属的工作。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学会使用基本的室外救急设备就可以大大减少危险发生所造成的损害,甚至可以去挽回一条生命!很荣幸有机会去线下体验学习这些知识,在发生危险时我也将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出来,为提高患者生存几率做出一份贡献!最后,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重视急救知识的学习,能掌握基本的救生知识与技能。”

本次“关爱生命、救在身边” 基础生命支持技能培训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厦大学子的应急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同学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意识,以贯彻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次活动的顺利展开,为推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助力学校 “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积极发挥了高校在急救知识全民科学普及中的重要作用,营造了支持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对完善全民健康事业、构建平安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积极影响。
(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团工委&苍产蝉辫;图/史曙光、王圣友&苍产蝉辫;文/张吉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