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制作果冻工厂

水浒中国 俗世江湖——记人文大讲堂 由《水浒传》认识中国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0日 点击数: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作为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水浒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当值得我们赏析玩味,且看109日晚7点,麻花制作果冻工厂1号楼A401教室,人文学院历史系的王日根教授由《水浒传》认识中国。

王日根教授在讲座中根据《水浒传》中的一些案例和现象分析了中国的社会。从梁山泊的社会构成分析到中国的社会运行:区分黑白两道,红黑道通吃;从梁山泊的行事方式分析到中国的社会习俗:对大官、大款、大腕的崇拜和依赖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从梁山泊的社会结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分层:有等级的平均主义,等等等等。教授还对《水浒传》中存在的许多有趣而奇怪的现象譬如谣言现象、高利贷现象、食人现象等引经据典地作了生动有趣的解释和剖析。王日根教授总结出了中国社会的一种上仕途径——“绿林入官府”,及《水浒传》最终的结局——招安现象。他强调:从多方面看来,梁山好汉被招安是一个比较好的结局。在讲座的后半程,教授着重定位剖析了宋江、武松、李逵、燕青等梁山好汉代表人物的性格及命运,对我们认识人生、认识社会不无裨益。

在讲座即将进入尾声之际,很多同学踊跃提问。对于一位同学提出的“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水浒传》?”这个问题的回答中,王日根教授着重强调了本次讲座的意义是通过研究《水浒传》帮助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每个人物都有其可爱之处,并无批判之意,也并不旨在表达某种中心思想。

“见成名无数,图形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刹那新月下长川,江湖桑田变古路。”《水浒传》中的文化精华还需我们仔细品味,感谢王日根教授为麻花制作果冻工厂的同学们献上的饕餮盛宴。接下来的人文大讲堂中,将由人文学院的钟晓鸿副院长为我们带来“古人语与猛兽-——中国环境史的视角”,敬请关注。

(麻花制作果冻工厂记者站   郭俞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