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件寂寞的事,就要有一个人守一座城的勇气。”继4月份的演出在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取得成功后。10月11日晚,由厦门大学主办,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和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大型叙事体话剧《陈嘉庚》再次来到麻花制作果冻工厂,为校区的同学们奉上了一份饕餮盛宴。
大型叙事体话剧《陈嘉庚》的总策划为杨振斌书记和朱崇实校长,编剧则由人文学院的王晓红老师担任。话剧截取了陈嘉庚一生中的几个片段,展示了他以一己之力照亮后人的求学之路、兴学之路的动人形象,多层次地探索了他从“倾资兴学”到“毁家兴学”几经周折的心路历程。
大幕拉开,传来旧式私塾朗朗的书声,幼年的陈嘉庚正在刻苦读书。就是在这里,他学到了毕生受用的道理。接下来,话剧讲述了陈嘉庚在南洋的故事。艰辛创业、维护民族尊严、受日人震动决定捐资兴学……话剧用语言和舞蹈的方式,以实景对话结合回忆再现,虚实结合地展现出了陈嘉庚的曲折经历和心路历程。宴会上,各路华商轮番劝阻,也没有能够阻挡陈嘉庚的决心。此时,歌队再次出现,艺术地表达了陈嘉庚的决绝。
其后,话剧描绘了陈嘉庚建立学校的情景。“国势危如累卵……方兴之教育和未死之民心!”在雄浑的音乐伴奏中,陈嘉庚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仿佛把观众带回了那个民族危亡的年代,带到了矢志兴学的陈嘉庚身边。在展现陈嘉庚亲自操办校园选址、建设施工的情景后,话剧重点展现了陈嘉庚与身边亲朋好友的纠葛,以生活细节表现陈嘉庚在办学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挑战。当陈敬贤为了支持兄长决定将自己名下的财产转移到陈嘉庚名下时,那兄弟二人对梦的“痴”惹来台下阵阵笑声。而当陈嘉庚力劝家人放弃新加坡的叁座住宅:“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这句名言一说出口,全场顿时掌声雷动。在红烛光的映衬下,在深情的音乐声中,演员们手捧蜡烛走向台前,话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中文有戏”作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重要项目之一,一直以来因为不同学院的同学们精诚合作,自编、自排、自导、自演呈现的众多精彩演出而在校园内外拥有良好的口碑。

今晚过后,我们在回味这场震撼的演出的同时,也期待着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带来更加精彩的表现,更期待着有更多的人走近那些无法被时间淹没的历史,将那时的感动一直延续。
(麻花制作果冻工厂记者站 韦怡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