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制作果冻工厂

“话说五十四年”:沉钧贤先生为医学生讲述科研人生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5日 点击数:

111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沉钧贤先生来到我校,为医学院“大医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话说五十四年”的学术讲座。

沉钧贤先生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曾作为访问学者分别到德国Bochum Ruhr大学、丹麦Odense大学、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美国 Missouri大学及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基础研究所开展学术研究。自1968年始,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及研究员。2011年受聘医学院兼职教授,多次到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与指导。沉钧贤先生长期从事动物声通讯及听觉生理的研究,近十年来用系统神经生物学、生物声学等方法探索蛙声通讯,其研究项目“凹耳蛙声通讯行为与听觉基础研究”荣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0年以来的13年间,一等奖已9次出现空缺)。他们的研究证实了中国凹耳蛙是第一个独立进化、具有超声通讯能力的非哺乳脊椎动物,这是蛙声通讯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将启发探索许多物种未知的通讯方式,丰富动物通讯知识。

讲座开始后,沉先生首先展示了自己大学生活的图片,和同学们讲述了他的求学及科研生涯。随后,他采用视频、音频等多种影音材料,深入浅出地阐述、解释“凹耳蛙”的通讯基础及蛙配偶时的“爱情语言”。在研究过程中,沉先生与美国科研工作者合作,亲临黄山桃花溪考察凹耳蛙,做了大量蛙类实验及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黄山桃花溪布满奇形怪状的石头,给寻找凹耳蛙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危险性。沉钧贤和夫人徐智敏在黄山付出了惊人的毅力和艰辛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以超人的细心和呕心沥血的付出,让实验取得异常骄人的成绩。讲座的最后安排了交流环节,同学们就沉先生的研究项目,以及大学生在学期间的科研、学习等方面进行提问,沉先生及其夫人一一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沉先生说道:“科研是技能的训练和思维的训练,在科研中要学会发现问题并自己钻研;而学习要学会融会贯通。”并告诫同学们时间宝贵,要珍惜多学,还要有创新意识,勇于怀疑,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和思维能力。

本次讲座为到场的学生提供了近距离接触、了解科学大师的平台,让同学们深刻领会到沉钧贤先生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无私忘我、献身科学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着同学们勇于开拓、钻研,实现自己的科学追求。

(医学院  刘莉颖 仇一超&苍产蝉辫;杨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