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麻花制作果冻工厂200余部废弃自行车,经过志愿者们两个多月的努力,重新维修、喷漆、编号、挂牌,成功变身“小绿”,加入到校区公共自行车的大军中。
厦大公共自行车最早诞生于2010年的漳州校区。志愿者们将校园内无人认领的废弃自行车,统一维修整理后,再重新投入校园中供广大师生自由使用。此举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理念,因此,一经推出既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在校方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小绿”已经陪伴我们度过了五年。
今年志愿服务月,校区团工委为在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学生中继续宣传“小绿”实践、环保、奉献的理念,特在竞丰餐厅前广场,举办了新一批公共自行车喷漆挂牌活动。活动现场吸引到很多同学驻足参加,参加活动的同学表示:“‘小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将废弃自行车变废为宝也十分环保,因此能为‘小绿’做一些工作,自己也感到很高兴。”与此同时,对于‘小绿’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一些同学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有时候走在校园里,看见有‘小绿’被私自上锁了,还会心里一紧呢,总觉得厦大学生不应有这样的举动。还有看到损坏的‘小绿’被随意丢弃在路边,觉得挺心疼的。”据相关部门统计,去年投入使用的100余辆公共自行车在使用仅一个多月后,就损坏了40余辆,八成以上问题集中在轮胎破损和刹车线断裂,造成损坏的主要原因是人为使用不当,如车轮无气了仍然骑行或刹车力量太大等。后续校区将择机曝光“小绿”使用的不文明行为。
为此,校区公共自行车志愿者维护组,特制定了《校园公共自行车使用公约》:1、不出校门、不可上锁;2、不入公寓、不入学院;3、自查车况、确保安全;4、爱护使用,方便大家
据悉,校区将根据学校安排,结合毕业生离校,推行小绿捐赠计划等措施,不断投入新的“小绿”,进一步推广“小绿”文化。
(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学生办 黄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