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晚,由校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和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基地共同举办的“心理大讲堂”之“终结拖延症”讲座,在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学武楼A202教室举行,校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赖丹凤老师以风趣幽默的演讲征服了现场近百名听众。
赖丹凤老师以一个“规划生命小纸条”的小游戏开始了讲座。随着占据人生的工作时间、睡眠时间等必要时间被不断舍弃,象征生命的小纸条也越来越短,直到最后,小小的纸条已写不下预期中必须完成的事项。通过这个游戏,赖丹凤老师让同学们更切实地体会到了时间的紧迫性,启发同学们“要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度过”。
随后,赖丹凤老师通过与同学们互动的方式调查了同学们对于拖延症的看法,她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阐释道,拖延并不能称之为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类似自我保护的正常现象。她用“打地鼠”来进行比喻论证,又以同学们近期烦恼的备考为例,向大家展示了其实换个角度看,拖延策略也是一种对待压力和困难的积极态度。
赖老师最后总结说,拖延,只是遇到烦恼或棘手问题时后退的一小步,有拖延习惯的同学应该为自己没有选择继续后退继而逃避感到自豪。我们要做的是面对拖延,悦纳自己。在提问互动环节,赖老师针对同学们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个“无疚计划”的应对方式,建议同学不仅要规划各时间段应完成的事项,还要规划用于休闲与娱乐的专有时间段。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都表示受益匪浅。一位医学院大叁学生说:“现在临近期末考,不少同学一边焦虑着、一边又拖延着期末备考。听完今晚的讲座,赖老师启发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态度看待拖延,并且做到悦纳自己。本场心理大讲堂就像一场及时雨,帮助同学们在期末复习期间解决了期末备考的难题,激励着大家战胜拖延、积极备考。”
(医学院 易佩荣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