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8月1日,麻花制作果冻工厂海洋与地球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七个学院的12名本、硕、博学生,在校团委副书记、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团工委书记洪海松、公共卫生学院团委副书记张宇斌和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学生办黄涛的带领下前往镇江市丹徒区深入调查研究水产养殖、功能食品、茶产业等新兴综合型产业带动生态经济发展项目,并为丹徒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及技术改良等问题建言献策。经历了一周的跋山涉水,日晒雨淋,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厦门大学博士生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团生态农业调研实践队”即“梦翔丹徒”生态农业实践队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调研期间,还举行了厦门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以生态农业为主线,围绕功能食品、水产养殖和茶产业展开了形式多样的调研实践。当了解到位于荣炳镇的横塘湖生态园区在目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实践队中主攻水产养殖的两位博士生提出一些解决技术难题的思路。园区负责人对此也积极回应,表示希望能与厦门大学加强交流,吸收厦门大学优秀毕业生,帮助打造横塘湖生态园区养殖业这一品牌。而位于丹徒区宝堰镇的山水湾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集林业,水产,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中型公司,公司负责人带领实践队师生们重点考察了生态桃园种植基地及长江濒危鱼类养殖研究基地,双方就农业产业机械化、生物防治技术、濒危鱼类的繁育及生产—观光一体化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公司负责人对实践队成员提出将文化要素融入品牌打造的建议表示高度赞同,并对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表示高度肯定。

丹徒区上党镇的茶公司主要由七个茶叶专业合作社组成,实践队成员们集中调研了其中叁个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在一天的考察中,实践队员们除了在茶厂车间观摩“做青”、“炒青”、“揉捻”、“烘干”等一系列制作流程,还围绕丹徒区茶文化、茶叶种植技术、茶叶农药残留、茶叶产销现状、政府农业扶持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对于丹徒区茶行业、茶公司目前所遇到的困难,队员们结合自身所学,积极提出各种建议。实践队还参观了正东生态农业发展中心。在中心销售部的王总监的带领下,实践队深入车间生产线,真切地感受了金针菇的生产流程,较为深刻地理解了生产流程中的技术要点,使队员们在生产规模、人员安排、产物研发等方面对金针菇工业化生产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队 雷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