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制作果冻工厂

优质志愿服务 为迎新增光添彩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7日 点击数:

八月骄阳似火,麻花制作果冻工厂迎新工作如火如荼。偌大的校区,不曾疏远新老生之间心的距离;稀疏的树荫,不曾减损志愿者服务迎新的热情。穿梭在校园中的迎新志愿者们,是跳动的音符,是最美丽的风景。

红色先锋与绿色旋风——践行使命 以心迎新

早在一周前,厦大首批新生便已报到,他们是新生党员以及国防生。他们既在行动上先“进”,也在思想上先进。他们参加了由校方举办的旨在“以新迎新”、“锤炼坚强党性,锻造红色先锋”的集训,内容包括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厦大校史、素质拓展等。在23、24日的正式迎新中,他们更是发挥了先进示范作用,在麻花制作果冻工厂的迎新工作中,不时可见到新生党员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奉献青春践行使命,传递爱心勇当先锋。

除了身着红色先锋营服的新生党员外,校区中的那一抹抹“国防绿”也成为了迎新工作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2014级全体国防新生,同国防老生们一起,挥汗如雨、不辱使命。他们奔走在一期二期公寓的转运行李点和宿舍之间,帮助新生及其家长们搬运行李。国防生朱同学说到,其实国防新生们同其他同学并没什么不同,他们也都是刚刚从高中校园走出来的稚嫩青年,然而一来到厦大,经历红色先锋营的洗礼以及选陪办的管理,他们自然而然会树立起为大家服务的理念,就好像他们老生们一样,他们既学习专业知识,也进行军事训练,同时,还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公益志愿服务,像是义诊、义务献血、支教、敬老、助残等,正是在厦大的优良氛围中,他们愈发坚定了好好学习、努力训练、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

蓝色天使——海天般纯粹 以真心换真心

蓝色,是天空的颜色,是大海的颜色,也是厦大迎新公共志愿者服装的颜色。早在上学期期末,他们就已报名参加迎新,他们知道这意味着要提前3周结束假期返回学校,但他们无怨无悔。8月22日,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公共志愿者悉数到位,参加迎新志愿者培训和动员大会。会上,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团工委、学生办、保卫办等部门的老师们向志愿者介绍了迎新的概括和流程,根据具体任务拆分服务细节,以指导志愿者更好地开展服务,并详细分配工作,确保工作到人、责任到位,力图每一个岗位、每一个时间段都有公共志愿者能为新生提供优质且充足的志愿服务。

公共志愿者承担的是校区层面的志愿服务,并同其他志愿者有序对接各项工作。行李点被分予了最多的志愿者人数,仅医学院就派出了叁十几位同学。因为这个工作要对发自多个交通枢纽站的货车的行李进行装卸、转运、清点、分发。志愿者们认真对待、分工清晰、合作默契,确保学弟学妹们行李的安全。

车辆引导点的同学则过了一把交通指挥员的瘾。他们在校区保卫办老师的带领下,与校区保安一道,引导自驾车、客车等的行驶路线以及正确泊车。据叶老师介绍,在高峰期即中午10点半到12点半期间,仅二期公寓一带就有四五百辆车进出和泊车,我们的公共志愿者之前并未有过类似的工作经验,但在中午的烈日炎炎下,孩子们却表现出不输于其他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态度。

来自环境与生态学院的范同学参与的是转运乘车点的志愿服务,她的任务是作出准确的乘车引导,并为需要进岛、或前往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周边地区的学生和家长们讲解交通路线和乘车信息。他们的排班时间是到晚上10点,有一天正在他们临下班时,来了几位拎着大包小包的新生及其家长,志愿者们告诉他们最晚一班摆渡车已经停运,但志愿者仍热心帮忙联系,最终校区保卫办派来了电瓶车帮助这些晚点的新生顺利回到了公寓。

公共志愿者林同学说到,“迎新志愿服务需要将心比心,多想想当年我们还是新生时,最需要些什么,然后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就够了”。令人感动的是,不少在迎新头一天接受过志愿者帮助的新生们,主动找到志愿者要求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为同学们服务。这也反映出,志愿者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感恩、责任、奉献”的种子播洒在了新生们的心田。

多彩汇聚——薪火相传 以爱护航

麻花制作果冻工厂火热的迎新画面中,还有许多绚丽的色彩。例如各学院的志愿者们。他们高举学院的名牌,一看到有客车过来立马冲到前方。有新生表示,这么高的待遇,感觉自己好像明星一样!志愿者还准备了各种最贴心实用的信息,更将自己总结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传授给他们。一些学院的志愿者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设立迎新服务点,如医学院的志愿者开设了义诊窗口,为长途跋涉而来的广大新生和家长提供休息诊疗的场所。又如校区各个学生机构的志愿者们。他们联合各机构的力量,设立迎新咨询点,并在展板上印上新媒体平台的二维码,新生只要手机“扫一扫”,就能便捷获取各类校区学习生活的有益资讯。细心的他们发现,食堂门口一卡通转账机前排起了长龙,原来是新生们不知一卡通转账的使用方式,他们赶忙上前提供帮助,并派学生机构志愿者轮流在此站岗提供咨询服务。他们每天值班时间从早上7点开始直至深夜11点结束。迎新结束后,他们还协助校区各类迎新物资的回收、清点和管理工作。

“那年我经历几十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这里,旅途的艰难和陌生环境的恐惧让我身心都很难受,甚至后悔当初的决定。然而一下火车,就有学长学姐过来一路带我,是他们的真心帮助感染了我,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我现在大叁了,这也是我第二次来参加迎新志愿服务,明年我一定还会来参加!”志愿者小齐质朴的话语让人深受触动。在这项薪火相传的迎新传统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必将绵延不绝。而这份爱与温暖,也将为厦大新生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帮助他们一路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一代青年。

/林文勤/陈君敏、蔡源凤、林玉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