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2点半,我校法学院教授李琦在金泉楼A239报告厅为环境与生态学院学生带来题为“科技文明批判”的讲座,以独特的视角解读现代科技文明,并教导大学生如何学习。院党委副书记许美霞、辅导员张璐婧出席讲座。
在许美霞的简要介绍后,李琦站在学生面前、使用板书开始了讲座。他首先提出了对于大学生有重要意义的一句话: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教会自己。 “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已有答案的地方颠覆答案”,才算是有知识亦有见识。接着他以马尔库塞的观点——现代工业文明的特点是把不合理隐藏在合理的表象下——为引子,开始阐述科技文明的弊端。他用偏向于循环论的历史观去看待文明的发展,从科技文明的工具外损性、去地化、无节奏、自我物化这四个特点具体讲述了文明表象下的不合理,比如生态环境的破坏、多样性消失、文化灭绝、脱离自然规律等。科技文明在逐步的发展中走偏了道路,“以创造之名行毁灭之事”,而更为合理的文明应是在有限中追求无限,应物而无累于物。最后,他引用我校第二任校长林文庆在其拟定的《厦门大学校旨》中强调指出的,“本大学之主要目的,在博集东西各国之学术及其精神,以研究一切现象之底蕴与功用;同时并阐发中国固有学艺之美质,使之融会贯通,成为一种最新最完善之文化。”以现在的视角看,这不仅仅是大学的校旨,也是中国文化应有的文化使命。
讲座后的交流中,多位学生就外损性、是科技引发问题还是人类选择问题等与教授展开交流讨论,他也给予了相应的回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李琦老师以他独特的视角为我院同学带来这一次别开生面的批判讲座,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对待自身与外界环境上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环境与生态学院 刘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