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11日,第十一届孔子学院大会在昆明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合作、包容、共享”为主题,来自14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校长、孔子学院代表共2200多人就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孔子学院与“一带一路”建设等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探讨交流。教育部部长、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副主席陈宝生主持了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在开幕式进行了主旨演讲,并为全球孔子学院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颁奖。我校校长朱崇实、副校长詹心丽,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孔子学院办公室、国际处等有关负责人及16所孔子学院外方合作院校代表共计50余人出席了此次大会。

(12月10日,朱崇实校长接见厦门大学与会代表)
刘延东副总理在开幕式上指出要携手并肩开创孔子学院发展新局面。刘延东说,习近平主席指出,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创办12年来,在中外双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孔子学院稳步发展,办学质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得到拓展,运行机制日益健全,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刘延东强调,当今时代,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携手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心声。孔子学院要以“创新、合作、包容、共享”为努力方向,深化教师、教材、教学法改革创新,拓展办学功能,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要发挥中外合作高校的积极性,完善理事会机制,促进合作办学深度融合。要推动孔子学院本土化发展,坚持开门办学,推动文明互学互鉴。要主动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支持区域、国别之间孔子学院合作,努力惠及各国人民,为促进多元多彩文明发展作出新贡献。
大会期间,朱崇实校长出席了刘延东副总理主持的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教育部郝平副部长主持的“孔子学院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言,同时还主持了孔子学院大会“校长论坛”分论坛,并在大会闭幕式上对分论坛进行了总结。朱崇实校长在多次发言中表示,未来孔子学院的发展要特别重视提高院长的能力水平和沟通能力,要特别重视教师的本土化问题以及中国教师的职业化问题,要特别主动抓好“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加强沿线孔院建设,要特别加强中外合作院校的全面交流与合作;另外,各孔子学院还应注意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运作和适应可能出现的变化,通过孔子学院推动中外方合作高校的学科建设,最终实现孔子学院内涵式发展。

(12月11日,朱崇实校长在大会闭幕式上作分论坛总结发言)
一年一度的孔子学院大会是全球孔子学院的盛会,被誉为教育“达沃斯”。目前,全球已有140个国家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2016年中外专兼职教师达4.6万人,各类学员210万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受众1300万人。孔子学院已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架桥人”和世界认识中国、中国与各国深化友谊和合作的重要窗口。
2016年,我校共建的16所孔子学院和44所孔子课堂注册学员共计40607人,比去年增长了28%,举办文化活动760场,两者均保持了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势头。除此之外,通过孔子学院这一平台,我校与共建孔院外方合作院校的人员互访日益频繁、交流合作形式日益丰富。通过共建孔院的支持,2016年,我校成功举办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校长论坛,并组织了艺术团赴英国4地、马耳他大学巡演,特里尔大学与厦门大学交响乐团联合音乐会等文化交流活动。此外,在我校举行的“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日”和“泰国皇太后大学日”,及南安普顿大学举行的“厦门大学日”,进一步推进了双向交流和合作互鉴,扩大了孔子学院的影响。
(孔子学院办公室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