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晚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音乐厅,一场主题为“科学?性别?健康?人生”的芙蓉湖畔对话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由校工会、校妇委会、校团委、 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共同主办,主要围绕“健康应该怎样理解?健康是否有性别差异?怎样维护健康?遇到健康问题时应该怎么办?”展开跨学科对话和交流。医学院副院长王彦晖教授、副院长齐忠权教授、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方亚教授、体育教学部赵秋爽副教授、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赖丹凤副教授等专家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厦门大学法学院蒋月教授主持。
活动在一曲《茶马古道行》的琵琶重奏中开始。王彦晖首先提出,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养生预防,必须中西医结合,扬长避短,各发挥优势,共同为健康服务。健康的含义应该包括:自我的感觉、西医诊断和中医辨证。养生和预防并非两个可以划等号的概念。养生,即保养生命。预防,即预防疾病。要做到健康,正如厦大校训一样,首先“自强不息”,方可达到“止于至善”。
齐忠权认为,要想健康,首先心情很重要。又从“人生?健康?疾病?死亡”角度出发,谈到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健康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饮食、睡眠和运动是人体健康的叁大保障。强调要尽量做到对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他认为由于中、西医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健康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未来应该是西医和中医融合的世界医学趋势。
随后,方亚、赵秋爽、赖丹凤分别从预防、运动、心理等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提问环节,现场观众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比如:熬夜熬多久比较合适?家中有新生儿,在医院留下干细胞有什么作用?肿瘤有哪些诱因?专家们一一作答。活动最后,在赵秋爽的带领下,全场做起了“舒缓伸拉操”,为本次对话活动划上圆满的句号。
(医学院 李鹏程 王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