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歌词中唱到的那样“又到凤凰花朵开放的时候”,转眼又到了毕业季的时间。6月6日,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2017届毕业典礼在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图书馆大报告厅举行。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院长郑通涛教授、学院党委主持工作副书记王艺、副院长黄冠华、学院全体教师、行政工作人员、全体中外毕业生以及校友代表出席了毕业典礼。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伍伟平主持。
在全体师生庄严的国歌声中,毕业典礼拉开了序幕。
郑通涛院长首先致辞。本学年,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共有一千多学生毕业,走向职场或继续深造。其中,海外教育学院的来华留学生毕业后将奔赴世界各地开始自己的新征程,国际学院毕业生中也有大部分学生即将奔赴全球53所国外高校留学,这些毕业生都将成为中外交流的桥梁。郑院长对大家顺利完成学业表示了祝贺,并对大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他说“当你们真正走上社会之后,会慢慢发现学生时代的感情是最真挚的。”郑院长希望大家珍惜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师生之情、同学之情。他也要求全体同学离开母校之后要继续发扬学院的优良传统,牢记“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追求极致,奋勇前行。同时,他也期待同学们能够不忘母校,常回家看看!
在教师代表发言环节,海外教育学院教师代表肖宁遥老师先用几张幽默的微信截图总结了学生们毕业季的心情,引发了场内的阵阵笑声。她告诉学生们:“也许这次毕业意味着要检验你们之前编织的所有云翳是否可以支撑你们的整个天空。”在此,肖老师想毕业生们提出了叁点希望,希望同学们做个幸福的人,做个独立思考的人,做个善良的人。国际学院教师代表陈菁老师,则是结合自己的学生时代,与即将毕业的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她记得自己来到厦大学习的第一堂课是高级管理学,而自己任教之后所上的第一堂课,也是管理学。管理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力和大胆表达观点的能力,她希望同学们在步入社会之后,也不要忽视了这些能力的运用和提升,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找到让自己充满热情并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在学院毕业生代表发言环节,感恩是不变的主题。曾小燕作为海外教育学院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生研究生,她首先感谢了学院为博士生提供的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浓厚的科研氛围,并热情地与在座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做研究、写论文的心得。她认为论文写作的过程是辛苦的,也是一个很好的历练过程。希望大家把投身科研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面对困难不畏惧、不退缩,调整心态,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国际学院本科毕业生何訸,是厦门大学2017年国际化师资培养与储备计划的3名候选人之一。她与大家一起回味了大学四年的学习与生活、科研与实践、成长与收获。经过了四年的磨练与成长,在大学四年最终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她给出了最终的答案:“是大学让我们相信,所有的梦想都值得尊重,所有的目标都有实现的途径;大学给了我们最宝贵的时间与平台,让我们探索人生无数的可能性。”海外教育学院本科毕业生、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阿福上台发言,他就读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在这里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年龄、不同宗教、不同种族的同学一起学习,共同生活。他代表全体来华留学生衷心感谢学院老师的悉心指导,也感谢学院提供的良好平台,让学生们不仅仅在课堂上学习,课外时间还可以互相了解世界各地的语言、习俗及其他独特,有趣的知识和文化。离开厦大之后,留学生们也将在各个领域,用所学知识,为各自的国家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搭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当天,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也来到现场,见证学弟学妹们的毕业典礼,并为毕业生们送上美好祝愿。国际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2015届校友念伯涛分享了自己大学毕业后工作到考研的心路历程,“也许一路跌跌撞撞,换了几次跑道,但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也希望毕业生们能够坚定目标,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人生道路。接着,目前正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攻读MBA、来自泰国的王安琪校友进行了发言。作为一名来华留学生,她更理解留学生学习语言的艰辛和所需要的强大毅力。她用“有志者事竟成”来勉励所有的毕业生,希望大家用学习语言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念,披荆斩棘,在其他领域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随后,海外教育学院2016届毕业研究生马金娟校友进行了分享。她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几句话,首先,她希望学弟学妹们尽快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第二,注重终身学习和提升情商,学会坚持,学会沉淀;第叁,希望大家学会欣赏,懂得感恩。这些道理也许听起来简单,却也是她经过一年的社会历练和积累得出的。
“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欤操钥发其藏……”熟悉的校歌旋律响起,毕业典礼进入了尾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再过几天,毕业生们就将从大学这个温暖的集体走向充满挑战的新的人生征程。典礼最后,伍伟平副书记希望毕业生们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把学院的殷切期望,把老师的嘱咐叮咛,化为继续深造和工作的动力,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和促进国际合作交流的进程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