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制作果冻工厂

航空发展与鉴定试飞——空军英雄试飞员李中华做客南强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11日 点击数:

46日下午,南强学术讲座之“航空发展与鉴定试飞”在厦门大学德旺图书馆小报告厅举行。

本次讲座由中央军委“八一勋章”的获得者,中央军委“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获得者,特级试飞员,空军试飞专家、空军指挥学院原训练部副部长李中华主讲。说起“八一勋章”,李中华谦逊地说“八一勋章不仅仅属于我自己,而属于空军四十万官兵,属于和我一起翱翔在蓝天上的所有飞行员、试飞员。”

讲座伊始,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尹泽勇院士为李中华教授颁发聘书,聘请李中华为航空航天学院兼职教授。随后,李中华从亲身经历出发,讲述他作为一名空军试飞员的经历与感悟。

路漫漫其修远兮

李中华首先以几位航空界的着名飞行员及中国空军的主战机型为主线,结合亲身的飞行和试飞经历详细地介绍了世界航空和中国空军的发展历程,并预测了未来飞行器以及飞行器用于战争的发展方向。

李中华指出,现在飞机研究正在向“宇宙空间”的作战能力,全新的武器、传感器、信息融合以及任务系统,更好的隐身能力,无人机化四个方向发展,并提出未来的飞机的运作方式很可能是有人机和无人机的混合。

不忘初心,矢志蓝天

李中华的父亲是抗美援朝老战士,自小李中华就从父亲口中认识到飞机在战场上的重要性。他的物理老师也很看好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在父亲和老师的双重影响下,李中华进入了航空领域。

1983年空军招收飞行员,即将大学毕业的李中华向父母表示有意愿做飞行员,李中华的父亲得知这件事之后说“好儿子首先要给国家用!”。在父母的支持下,李中华如愿以偿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1988年,李中华驾驶歼-6战斗机拦截一架进入我国领空的大型客运机,却因油量不足无功而返。飞机本身性能上的缺陷给李中华极大的触动,令他克服重重阻力成为了一名空军试飞员,去驾驶中国最前沿的飞机。

临危不惧,化险为夷

李中华还系统地介绍了试飞员的任务、性质特点和鉴定试飞过程。并详细讲解了飞机飞行品质的模拟试验、研究方向、评价准则等。

其中,李中华特别地提到了飞机试飞员与试飞工程师的交流与合作的过程,试飞员和试飞工程师密不可分,他们为研发更好的飞机共同奋斗。

接下来,李中华以歼10飞机研发为背景,讲述他与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宋文骢合作,改进完善飞行控制律试验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故事。李中华的临危不惧、果决睿智让同学们深深折服。

坚守信念,空天报国

他说:信念决定人生的态度。正是因为苏联有一群满怀信念的人们不断地努力,苏联或者说现在的俄罗斯航空技术才能快速发展。

他说,责任是前进的动力。“作为一名试飞员,我们不能说不行。”“你承载着一份希望,你是一个试飞员,你要把这种希望变为可能”全场为之动容。

他说,细节决定成败。歼10飞机液压系统的微小瑕疵,飞行时表盘的微小晃动,前者的忽略导致飞行故障,后者的发现则挽救了一架飞机。

他说,团队是成功的关键。因为有了团队的支撑和帮助,他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能够在恶劣条件下扭转局势,化险为夷。

  

    李中华介绍:

李中华,中央军委“八一勋章"获得者,中央军委“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获得者,特级试飞员,空军级试飞专家,空军指挥学院原训练部副部长。19619月出生,籍贯辽宁省新宾县。中共党员,工科硕士。先后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军第六飞行学院、中国试飞员学校、俄罗斯国家试飞员学校、西北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历任飞行员、中队长、大队长、团参谋长、副团长、空军装备部科研订货部副部长、成都军区空军装备部副部长、空军指挥学院训练部副部长等职务。从事科研试飞23年,在叁十多型飞机上安全飞行3150小时,成功处置空中特大险情5起,重大险情15起,多次挽救价值数亿元的飞机和装备,填补了两项国内试飞空白,创造了多项国内飞机性能记录。多次率队到国外参加联演联训活动,成功组织了第37届国际军体跳伞锦标赛。发表学术文章30余篇,2008年按照解放军总政治部要求撰写发表了个人自传《蓝天亮剑》。先后荣立军队一等功1次,二等功6次,叁等功7次。中航工业一等功4次,二等功5次,叁等功6次。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次获得二等奖,叁次获得"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2005年获得中航工业首届"英雄无畏"奖,获得“空军装备建设特别贡献奖”,2006年获得全军首届"十大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党员,2007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作为代表参加了党的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多次受到胡锦涛主席、习近平主席及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接见。20177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亲自颁授的“八一勋章"

(航空航天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