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制作果冻工厂

“汉教英雄”展风采 育人机制显成效——我校海外教育学院留学生荣获“汉教英雄会”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06日 点击数:

2018629日,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与北京语言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二届“汉教英雄会”汉语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我校海外教育学院来自土耳其的2017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白婷丽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以外籍学生组第六名的成绩,荣获全国总决赛叁等奖。

本届“汉教英雄会”分为“海选推荐”、“遴选晋级”和“总决赛”叁个阶段。在分区交流阶段,来自北京地区、华北东北地区、江浙沪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南部地区五个片区共99所高校的353名中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参加了海选。经过院内选拔,海外教育学院派出了1名中国籍研究生和3名外籍研究生参加了分区交流阶段的比赛。最终,白婷丽凭借优异的表现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代表我校参加4月在中山大学举行的晋级赛。

421日,中部南部地区的分区遴选比赛在中山大学举行。选手需要完成“模拟课堂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两轮比赛。最终,经过文化问答、才艺展示、精彩一课、跨文化交际问答几个环节的比赛,白婷丽如愿拿到了“汉教通关令”,成功晋级全国60强。

6月打响的全国总决赛汇聚了各分区赛场推选出来的48所院校60名中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可谓高手荟萃,角逐激烈。总决赛共计4轮,通过“文化研修”、“无组织会谈”、“主题辩论”、“微剧场”、“谁能站到底”、“精彩一课”、“主题演讲”等环节,全方位考察选手的汉语水平、中国文化知识储备、语言学认知、汉语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中华文化传播能力。

白婷丽所在的小组在“文化研修”中抽到的题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团结协作,通过采访面人艺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郎佳子彧和剪纸艺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刘通以及其他人物,制作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题的文化研修影片,内容生动详实,引人入胜,意义深远。

在“无组织会谈”中,白婷丽所在小组就“文化教学中,是否应该‘厚今博古’”展开讨论。在“主题辩论”中,白婷丽作为正方二辩就“过程重于结果”进行了阐释和辩论。在“六进叁”的比赛中,白婷丽出现在“微剧场”的第二幕,作为旅行者参观“南海一号”博物馆,并就相关知识点作答。在最后进行的“谁能站到底”PK赛环节,白婷丽获得第六名,最终获得本次大赛叁等奖。从海选阶段一直给予白婷丽悉心指导的肖宁遥老师也以优异表现得到主办方一致好评,荣获本次全国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在颁奖仪式中,教育部原副部长总督学、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理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利民,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党委书记副主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箭飞,中国教育电视台党委书记柯春晖,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以及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参赞、孔子学院总部高级顾问钱一呈莅临现场并为选手们颁奖。刘利民在致辞中对所有参赛选手表示祝贺。他指出,此次比赛是一场高水平的角逐,国际汉语教师用精彩的课堂语言和完美的教学组织展现出了对汉语、中国文化的热爱。这次比赛,每个选手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同时,他还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平台”的重要讲话,希望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够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合作,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贡献。

“汉教英雄会”的举办既是一场中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交流学习的盛宴,提供了一个展现汉教风采的平台,也是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一次探讨。 海外教育学院一直以来注重学术育人,努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专门人才。这次白婷丽的获奖,既是她个人不断努力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是对学院近年来躬耕育人工作的肯定。今后,海外教育学院将继续打造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平台,培养一批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优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汉教专门人才,努力为推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海外教育学院 肖宁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