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为了帮助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国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7月5日,在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院长陶涛、海外教育学院华文系教师陈端端、肖宁遥和辅导员黄怡平的带领下,学院组织了留学生乡村文化体验团,深入漳州市金海峡粮食加工贸易分拨中心和龙海市港尾镇格林村,了解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此次活动得到了来自13个国家33名来华留学生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
上午,学院师生一行首先来到漳州市金海峡粮食加工贸易分拨中心参观学习。公司总经理苏友辉先生亲自带领大家参观车间的机械化分拨与装卸流水线,向同学们介绍车间的“变废为宝”技术,即将玉米大豆残渣进一步加工为可供使用的饲料及肥料,从而极大地提高原料利用率。看着眼前高速运转的现代化分拨机器,陶涛院长不禁与留学生们聊到了1991年自己在日本留学期间所见到的福冈县农村现代化发展。如今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农村经济与农民公司也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这让留学生们对中国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发展程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下午,在苏经理的带领下,学院师生一行又来到港尾镇格林村,进一步实地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变化。留学生们首先参观了格林村公办卫生所。得益于全面参保计划的支持,近年来村里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同为格林村村民的苏经理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医疗报销比例的提高,重大疾病报销范围的增加,医疗保险体系的完善,都极大解决了当地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接着,留学生们走进村里的荔枝林,此时正值荔枝成熟的季节,大家有机会体验荔枝采摘,切身感受中国农村生活。留学生们叁两一群,通力合作,在满山遍野的荔枝丛林中细细体味“日啖荔枝叁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趣。
此次的漳州文化体验活动旨在帮助留学生深入了解闽南地区农村建设取得的耀眼成就,开启他们对农村的新理解、新认识,同时也为留学生们的汉语学习和文化体验提供一个绝佳实践的机会。留学生们纷纷表示,非常期待下一次的学习与实践之旅,来自澳大利亚的汉语进修生林海量说道,“我非常高兴能参加此次活动,今天的所见所闻是非常宝贵的经历,让我更好地了解中国农村。”

作为海外教育学院推进留学生走入社区,融入当地,深度学习中华文化,全面认识中国社会的又一次成功尝试,陶涛院长表示,接下来,学院将积极整合这些有益资源,将留学生文化体验活动纳入课程体系之中,科学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为留学生体验独特的闽南地域文化提供多样化的渠道。他希望留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抓住学院提供的良好机会,积极参与相关的文化体验与实践活动,在学好汉语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中国,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未来努力成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传播的政治家、教育家。
(海外教育学院 余珂欣 黄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