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下午,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学生办组织开展“学习孙春兰同志出席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闭幕式讲话精神”暨第六期“辅导员下午茶”活动,校区学工干部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学生办主任张清榕主持。
张清榕分别传达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孙春兰同志的讲话精神。参加活动的辅导员代表结合“互联网+”大赛的工作经历,围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于学生思政工作的启示”作了主题分享。
海洋与地球学院辅导员曾隆隆表示此次大赛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浓墨重彩的一笔,学院响应大赛号召,从学生师生动员参赛、项目的挖掘、科研成果转化、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各方面为参赛做了充足准备,充分激发学院师生创新创业热情。
医学院辅导员王骥洲表示大学生创新创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同时也要理性地对待大学生创新创业,不能盲从,在校大学生仍要以学习为主。
医学院辅导员邱超超和公共卫生学院辅导员赵煜从学生思政工作开展的角度谈了各自心得。他们指出,思政教育要结合学科特点、结合专业学习开展,防止育人工作与思政教育两层皮。特别是创新创业教育,更要为学生搭建相应的社会实践平台,并带动专业教师发挥作用,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实践育人。
能源学院辅导员黄诗雨和海外教育/国际学院辅导员邹文菁分享了志愿服务育人的一些思路。黄诗雨认为志愿服务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激励功能、文化功能、协调功能,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作用。邹文菁强调要弘扬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传递青春正能量,大赛的举办在每个参与的学生播下了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
少数民族预科班辅导员于正伟从大赛工作过程中,学生演员与志愿者出现一些负面情绪的情况进行了反思。他说,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学生因大赛高标准、高要求、高强度的工作,部分学生出现了负面情绪,此时辅导员要做好思想工作,及时疏导排解负面情绪。服务大赛的经历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成长锻炼机会,辅导员要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引导与支持,与学生共同成长。
参加活动的其他学工干部也纷纷结合各自在大赛中的工作经历分享了感想。
最后,张清榕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互联网+比赛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从业能力转变为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也就要求我们学工干部要与时俱进,转变人才培养的思想。其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国家、社会和高校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加强协同育人,顺应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和规律,不忘“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他强调,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学工干部要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努力提升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真正将育人工作落实做细。
(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学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