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航天学院院楼,整齐划一的分类垃圾桶悄然出现在各层卫生间处,全院师生在物业人员和学生志愿者的督导下,开始将生活垃圾有意识地投放于指定的垃圾桶中。这是航空航天学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

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在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大背景下,航空航天学院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于11月中下旬组建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牵头组成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按照厦门市、学校、校区的文件要求,结合航空航天学院实际制定了《航空航天学院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统一组织、指导学院垃圾分类工作。

11月底,航空航天学院在院楼内共设置了12个生活垃圾投放点和相应的垃圾分类设施,还配有简洁美观的垃圾分类指引和宣传标语;同时,学院也提前利用微信公众号、邮件、QQ群等多种方式,持续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事项通知,以便全院师生尽快形成垃圾分类的意识。

12月1日起,航空航天学院正式实行垃圾分类工作制度,同时进行为期1个月垃圾分类专项督查工作,由学院物业负责对院楼内垃圾投放设施和周边环境进行维护,对垃圾定时定点分类装运;由学生志愿者组成的80余人的垃圾分类督导队伍,则在每天早中晚叁个时间段分别在院楼各垃圾投放点引导、督查师生正确投放垃圾,并做好工作记录及时上报。12月3日、4日下午,航空航天学院党委副书记郑镇锋一行分别对航院大楼和研究生宿舍进行检查。检查情况总体良好,同学们也纷纷对垃圾分类工作表示支持,认为此举对可用资源回收、环境污染的减少都具有积极意义。
据悉,航空航天学院将进一步整合学院资源、完善设施配置、加强宣传教育、挂钩评优评先,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同时通过学院“最美航站”安全文明实验室评比、宿舍文明卫生检查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工作阵地,将垃圾分类投放与学生德育工作相结合,切实增强大家正确分类垃圾,维护公共环境的意识,扎实推进高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航空航天学院 文/戴丹妮 图/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