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是我国的传统佳节,蕴含着团圆、和谐、吉祥等美好寓意。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外新生欢度中秋、畅享民俗,9月29日下午,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于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坤銮楼举行“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体验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林明华、各位辅导员出席本次活动,中外新生约100人参与其中。

活动伊始,林明华首先致辞。他对新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致以节日的问候。接着,他以中国古典诗词为引,对中秋节的文化内涵进行了阐述,希望各位国内外学生能借此机会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流悠长,并祝愿大家在本次活动中载兴而来、载兴而归。

紧接着,精彩纷呈的传统文化表演让大家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来自中国的柴莹莹与土耳其的白凯共同朗诵的《水调歌头》,表现出对花好月圆人长久的美好祝愿;来自中国的孙维茁、俄罗斯的安妮和尼日利亚的张淑窈、倪好、白乐知五位同学联袂带来的《太极功夫扇》表演,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展现出刚柔并济、动静相宜的中国武术之美。

欣赏完文艺表演的悠悠古韵,林炯、关丽文与姜立恒叁位老师向大家特别介绍了闽南的中秋习俗——博饼。作为闽南传统中秋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博饼”既有精彩刺激的竞争悬念,又饱含齐聚一堂的节日氛围。相传为民族英雄郑成功为缓解将士的思乡之情而发明的大众娱乐活动。参加者以六个骰子轮流投掷,博取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六个等第,并按等第获取大小不同的月饼。从月饼到各类奖品,喜闻乐见的博饼活动也不断向前发展。通过老师们的详细解释,各位同学早已摩拳擦掌,蓄势待发。

妙趣横生的“博饼”环节也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全场投掷声清脆悠扬、此起彼伏。十桌同台,每桌均由中外学生组成。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交流,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来自越南的范青垂杨表示:“在中国,中秋节就是‘团圆节’,虽然今年我不能跟家人聚在一起,但通过本次活动,我感受到学院对我们的关怀。无论是节目表演还是博饼,也都让我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希望以后也有机会参加其他中华文化活动。”2023级研究生孙丽红表示:“今天是我第一次体验博饼,真的很开心!大家一起期待着好数字,一起为获得奖品的同学鼓掌。不仅了解了这一民俗项目,也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寄情中秋,共赏节日古韵;民俗体验,品味非遗文化。本次节日文化活动,正是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也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接下来,学院将继续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活动,传承大美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 文/李娇;图/学院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