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制作果冻工厂

喜报|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学子在厦门大学首届红色剧本杀创作大赛中获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2日 点击数: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创新思政教育形式,57日晚,由厦门大学党委组织部/党的建设工作办公室、教务处、校团委主办厦门大学首届红色剧本杀创作大赛决赛在科艺中心一楼多功能厅举办。比赛自今年1月下旬至5月上旬,来自全校50余组选手报名参赛,最终12组选手进入决赛。由我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孙昊泽、段若琳创作的《四方同安》在决赛中斩获一等奖,学院获优秀组织奖。

唯愿我中华之土地,四方同安。《四方同安》取材自厦门市翔安区马巷街道沉井社区魏家八人投身革命的红色故事,同时参考中共(闽西南)同安县工委领导人彭金励、施金权等人的史料,经过艺术化处理后形成该剧本。剧本名《四方同安》来自原型故事中的同安县,也表达了对国家“四方上下,同喜同安”的美好祝愿。

谈及剧本的创作过程,孙昊泽表示,创作一个红色剧本杀的难度比预想要高很多。为了更好地撰写人物的背景故事并进行串联,两人前后多次翻阅了中共厦门市委、同安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的各类材料,经过讨论和修改完成了故事的撰写。为测试案件部分的合理性与逻辑性,两人多次打磨案件行动线与对应的线索;为能够保证机制部分的平衡性,两人研究、改编市面上流行桌游的玩法,再融合到作品当中。队员段若琳表示,红色剧本杀不单单是一次生动有趣的剧本演绎,更是一场鲜活的、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教育,创新的思政教育形式能够用更生动的方式帮助同学们了解党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前进力量。

本次红色剧本杀创作大赛,不仅为党史学习教育注入“年轻态”和“新活力”,让同学们深刻体会了革命先烈的不易与艰辛,感悟到了红色革命精神,点燃了青年学子的青春热血,使红色革命精神在校园内得到继承和传播。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文/孙昊泽 /庄华 李佳琰 审校/陈艺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