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学习航天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逐梦九天”实践队于7月22日-25日前往海南省文昌市、万宁市等地开展社会实践。实践队由“航院之星”优秀学生组成,学院党委副书记林蔚、仪器与电气系副主任郑高峰、团委副书记水永生带队。
观问天飞船逐梦苍穹,领航天学子奋楫星海

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叠遥叁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实践队在发射场观测点现场观摩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并与学院师生连线,分享现场盛况。此外实践队还前往文昌航天科普中心参观学习。在九天馆、揽月馆,队员通过现场陈列的火箭回收部件及各类实物,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感受航天科技魅力,致敬航天精神。
艰苦奋斗,不忘初心。中国航天人独立自主一步步突破技术壁垒,步入世界航天科技前列,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独属于中国的科技力量。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也将继续大力培育航天后备人才,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忆云逸大将戎马生涯,敬琼崖纵队红旗不倒

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文昌张云逸将军纪念馆,队员一边聆听张云逸大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一边仔细瞻仰馆内陈设的历史图片资料和实物展品,回顾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追忆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在六连岭烈士陵园,郑高峰为实践队讲述六连岭革命艰苦奋斗史。“信念坚定、心系人民、艰苦卓绝、英勇奉献”23年红旗不倒的六连岭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在六连岭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队员们全体肃立默哀,表达崇敬之心,激发爱国之情。
共寻嘉庚诚毅志,重温华侨爱国情

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作为厦大学子也更为关注归国华侨的发展史。兴隆因侨而建,因侨而兴,成立于1951年的海南兴隆华侨农场被誉为“中国华侨农场的一面旗帜”。实践队走进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物件和史料,学习归国华侨的艰苦创业史及华侨之乡兴隆的历史变迁。展馆共整理展出1800多件文物和500多幅图片,全面反映兴隆归侨报效祖国、艰苦奋斗、创建家园的历程。“兴隆华侨农场的创建和发展历史,是一部归国华侨报效祖国艰苦奋斗、创建家园的壮丽史诗。”队员们在参观中深受震撼,进而联系到陈嘉庚先生创办厦大的爱国精神,更加坚定了空天报国之志。
赏绿水青山良辰景,筑碧海蓝天家国梦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海南考察,每次都必谈生态:“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队前往万宁兴隆国家热带花园参观学习。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拥有4000多个热带植物品种,数百万株植物,其中有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园内工作人员为实践队详细介绍植物种类、培育方法及对环境的贡献,让同学们深刻领悟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性,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逐梦九天”实践队现场观摩“问天”发射、学习海南革命历史、体验归侨艰苦创业、探寻生态发展道路,爱国初心和报国之志更加坚定。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航院学子问鼎九天的梦想永不止息,空天报国的脚步永无止境。
(文/董凡琛、陈锦文、水永生 图/逐梦九天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