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但关系到个人学习和生活,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发展。为促进学生培养健康意识,满足学生对健康知识的需求,6月10日晚,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在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国光2“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喜迎二十大 健康进社区”首场医学科普讲座。本次活动邀请到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中医科的李鹏飞医生,吸引校区各个学院数十名同学参与活动。
首先,李医生为大家介绍本次讲座的主题:中医体质辨识及养生。体质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中国人的体质大约可分为平和、气虚、阳虚、阴虚、痰湿、湿热、血瘀、气郁、特禀九种。李医生告诉同学们,每个人要依照自己的体质调理身体,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培养保健意识。

听了体质理论之后,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自己属于什么体质,该如何根据体质调节运动和饮食。例如,痰湿体质者易肥胖,宜清淡饮食,少油少糖,多进行户外运动;气郁体质者易情绪低落,常失眠忧郁,应多进消食醒神的食物,多参加集体活动。李医生还一一解答了同学们的个人健康问题,如胃炎、痛经、寻麻疹等慢性疾病与体质的关系,帮同学扫清疑惑,科学养生。

针灸作为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具有普遍的适应性,疗效迅速显着,操作简便易行,医疗费用便宜,副作用小,广泛运用于中医对各类疾病的治疗中。李医生告诉同学们,对于扭伤,只用一针便能减轻疼痛。在现场义诊环节,几位扭伤颈部、脚踝的同学立刻积极接受李医生的针灸治疗,仅用一根极细的银针插入穴位,几十秒后就迅速缓解了伤处疼痛。中医有所谓“头痛医脚,脚痛医头”的理论,李医生下针的穴位离伤处甚远,却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同学们都惊叹不已。参加活动的外国同学也对中国传统医术啧啧称奇。

2021级究生杨巧波接受针灸治疗后激动地说道:“感谢李医生,我早起时头不能右转,经过医生针灸,我立刻可以大幅度转动脖子了,针灸真是太神奇了!我的小伙伴听了讲座之后,第二天就去翔安医院检查身体了。我们相信中医能解决许多健康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中医凝聚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智慧、独特的医学理念。经过此次中医科普讲座,同学们对中医的疗效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接下来将邀请更多医生参与医学科普讲座,大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养生意识,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苍产蝉辫;图文/潘嘉仪,审校/陈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