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是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队队员,目前在南大洋执行考察任务。在这里,我们衷心地祝愿各位老师、同学和校友们新春快乐!祝愿学校各项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开展顺利,祝厦大人的航迹遍及更加广阔的海疆,为祖国海洋科学事业添砖加瓦!”一份来自南极的新春祝福,经过一天一夜,穿越南大洋送达厦门大学。

科考队员合影
2021年11月,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的康佳雯、胡嘉舜、袁俊宜、张亚龙等4名研究生,分别搭乘“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途径澳洲、非洲和南美洲,前往南极开展科考作业。在新年到到来之际,四名同学通过录制音频、发送文字等方式,为学校送上了来自南极的新春祝福。

海洋与地球学院师生齐聚接收祝福

“雪龙”号(左)和“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
极地海洋是国际上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地区,极地研究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权益和话语权,也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科考将主要对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等进行综合考察,厦门大学主要承担同位素方面的研究任务。四位同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不同站点采集海水样品并进行预处理,带回实验室进行同位素测定。

科考队员采样和实验场景
据统计,厦门大学累计47人次参加南极科学考察航次,21人次参加北极科学考察航次。学校先后承担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项目等极地研究课题,建立起有关极地海洋研究的多种同位素示踪技术,系统开展了极地海洋水团组成和海洋生态学过程的同位素示踪研究,在极地海洋淡水来源构成及其时空变化、水团运移路径和交换速率、生物泵的空间变化及其作用机制、颗粒清除迁出作用、物质水平输运通量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极地科考成为学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实践的特色与亮点。
(海洋与地球学院)